Saturday, August 05, 2006

當正義戰勝不了邪惡,我們就來看看歷史

黎巴嫩,一個區區彈丸之地,竟然承受這麼大的苦難。
翻遍不少史料,我找到了近代中東史上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事件,時間是1982年9月,地點是黎巴嫩貝魯特西區夏蒂拉和薩布拉兩個巴勒斯坦難民營;當時執行屠殺令的以色列國防部長,正是今天中風病危的以色列總理夏隆。戰況之慘烈,連曾經屠殺過庫德人的前伊拉克總統海珊也得甘拜下風。
1982年9月14日,以色列支持的黎巴嫩總統希爾・傑馬耶勒(基督教馬龍派)被刺殺,終於讓以色列找到攻擊巴勒斯坦的藉口,而當時阿拉法特所領導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正是以黎巴嫩為大本營。夏隆下令以色列北部軍區司令阿米爾・德魯里少將對難民營進行「淨化」,肅清所謂的「恐怖份子」。
16日下午,以色列軍隊與黎巴嫩基督教長槍黨民兵聯手包圍兩個難民營,大屠殺展開了。難民中只要是男人就被五花大綁,推到牆角槍斃;老弱婦孺驚恐逃竄,卻被駐守營區外以色列士兵趕回去。17日下午,400百多位難民手持白旗央求以色列士兵放他們一條生路,結果同樣被刺刀逼了回去,難逃一死。
大屠殺整整持續四十多個小時,到了18日下午,以色列士兵和長槍黨民兵終於發洩完畢;為什麼說是發洩?美國記者羅賓・摩耶血淋淋的照片向世人昭示了一切!照片中屍體七橫八豎地躺在街頭,劊子手不分男女老幼見人就殺,簡直殺紅了眼。受害者有的喉管被割斷,有的失去頭顱,男的被割掉生殖器,女的則是被割去乳房。到底有多少巴勒斯坦難民在大屠殺中遇害,無從得知;或許挖開貝魯特的萬人塚可以得到真相吧!
翻開猶太人的歷史,其實也是字字血淚。二次大戰納粹屠殺猶太人,讓世人對猶太民族報以同情;但是英美強權支持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獨立建國,卻刻意忽視巴勒斯坦人的權益,這些人可是原本就好端端地住在那裡!以色列復國不過幾十年,卻把兩千多年來承受的苦難變本加厲地還給阿拉伯兄弟,一次又一次的中東戰爭,不斷侵略巴勒斯坦及黎巴嫩等弱小國家;打著消滅「恐怖份子」的旗幟,卻對手無寸鐵的平民痛下毒手。當然,我們不要忘了,沒有英美帝國的背書,以色列絕對不敢如此膽大妄為。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跟以色列駐台代表康露絲 (Ms. Ruth Kahanoff) 有段對話;
我說,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經典中,從亞當到亞伯拉罕(古蘭經稱易卜拉辛)這一段歷史幾乎是一模一樣;猶太人奉為圭臬的舊約聖經更明確指出亞伯拉罕是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共同的祖先。難道以色列不能衝著這一點停止欺壓阿拉伯兄弟嗎?康絲露否認了,我不知道她是拒絕承認阿拉伯這個兄弟,還是否認曾經侵略(以色列比較喜歡用「進入」這個字眼)阿拉伯國家。
同是天涯淪落人,以色列放棄了悲憫,寧願選擇報復,偏偏被報復的阿拉伯人卻鮮少加害於她,至少在以色列復國前是這樣。

回到今天,黎巴嫩與以色列平民的傷亡人數不斷攀升,以色列一次又一次地暴行,讓我們對猶太復國主義有了新認識。